西南岩溶山地生态脆弱性研究

被引:56
作者
李阳兵
谢德体
魏朝富
屈双荣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基底性脆弱; 界面性脆弱; 波动性脆弱; 岩溶山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性质、退化过程以后 ,从西南岩溶山地脆弱性的成因出发 ,探讨性地将其划分为基底性脆弱、界面性脆弱、波动性脆弱 ;三种脆弱性综合起作用 ,但在不同时空尺度、不同岩溶地貌类型区有主次之分。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土地石漠化的内动力作用机制 [J].
张殿发 ;
王世杰 ;
周德全 ;
李瑞玲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4) :1-5
[2]   峰丛洼地的基岩物质组成与土地退化差异分析 [J].
周游游 ;
时坚 ;
刘德深 .
中国岩溶, 2001, (01) :38-42
[3]   贵州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安裕伦 ;
蔡广鹏 ;
熊书益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3) :50-55
[4]   山地文化特性及其对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J].
陈钊 .
山地学报, 1999, (02) :84-87
[5]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J].
马乃喜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3-5
[6]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 [J].
赵平 ;
彭少麟 ;
张经炜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3) :179-186
[7]   贵州碳酸盐岩区域的侵蚀速率及环境效应研究 [J].
白占国 ;
万国江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1) :2-8+47
[8]   喀斯特山区环境土壤侵蚀特性的分析研究 [J].
陈晓平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7, (04) :32-37
[9]   波动性生态脆弱带的特征 [J].
孙武 .
中国沙漠, 1997, (02) :95-99
[10]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 [J].
周劲松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