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病”及其治理

被引:3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改革”课题组
机构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利益驱动; 需求拉动; 产业转移; 过渡时期; 社队企业; 农村工业; 产业布局; 农村病;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劳动力供给; 转型时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正> 当今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患有农村人口过早过快转移引起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造成的“城市病”(陈吉元等,1993年)和由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引发的“农村病”。根治“农村病”,防治“城市病”,是发展中国家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经济过渡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实现此项任务尤为艰巨。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崛起,用“离土不离乡”的方式,为治理“农村病”、防治“城市病”,开出了一剂良方。然而,“农村病”至今仍待进一步治理。本文主要是探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的农村过剩人口转移的若干理论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80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劳动力市场培育与工资改革[M]. 中国劳动出版社 , 戴园晨等 编著, 1994
[2]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 人民出版社 , 陈吉元主编, 1993
[3]  
论人力资本投资[M].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美]舒尔茨, 1990
[4]  
发展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印)贾塔克(Ghatak, 1989
[5]  
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托达罗(Todaro, 1988
[6]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英)迈因特(H.Myint)著, 1978
[7]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8]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商务印书馆[英]M·凯恩斯, 1963
[9]  
经济成长的阶段[M]. 商务印书馆 , (美)罗斯托(W.W.Rostow)著,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