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

被引:20
作者
贾红义
刘国宏
张云银
张日华
机构
[1]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
[2]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 山东 东营
[3] 山东 东营
[4] 山东 东营
关键词
构造演化; 构造单元划分; 主探方向; 合肥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8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合肥盆地是与大别造山带同因同期形成的山前前陆盆地,在发育过程中盆地东部受郑庐断裂影响较大。盆地基底为华北板块的南缘,岩性主要由古生界组成,沉积盖层发育较全,厚达12000m,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共划分4个一级构造单元,形成“三坳围一隆”的构造格局,主要大断裂4条,南倾、东西走向,横贯全盆,其性质为先逆后正的转换断层。该盆地形成-0、C-P、J1-2、K1-2、E五套烃源岩,中央隆起是油气的主要指向,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分析
    周进高
    赵宗举
    邓红婴
    [J]. 地质学报, 1999, (01) : 15 - 24
  • [2] 合肥盆地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李武
    程志纯
    [J]. 安徽地质, 1997, (03) : 57 - 62
  • [3] 中国石油地质志.[M].苏浙皖闽油气区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翟光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