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123
作者
李世祥 [1 ]
成金华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影响因素;
D O I
10.19343/j.cnki.11-1302/c.2008.10.003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基于生产理论框架的非参数法,应用几个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从省际、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角度评价了中国的能源效率,并利用"两步法"估计了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即使以国内先进水平做参照,中国的能源效率总体水平仍然很低,而且省际、区际之间差异较大,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从主要的能源用户来看,工业部门以及6个主要耗能行业的能源效率都不高,这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反映出中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工业行业技术升级的重要性。我们也发现,技术进步与地区之间的技术扩散,能源价格的适当提高与价格机制的完善,对于能源效率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 [J].
杨红亮 ;
史丹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 (03) :12-20
[2]   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魏楚 ;
沈满洪 .
管理世界, 2007, (08) :66-76
[3]   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构造及资本深化评估:1985003 [J].
陈勇 ;
李小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10) :57-68
[4]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5]  
Energy use efficiency in the Indian manufacturing sector: An interstate analysis[J] . Kankana Mukherjee.Energy Policy . 2007 (2)
[6]  
Econometric Theory. Goldberger,A.S. John Wiley&Sons Inc .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