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孔玉华
[1
]
姚风军
[2
]
鹏爽
[2
]
刘艳
[1
]
董文轩
[1
]
白龙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 辽宁省彰武县草原站
来源:
关键词:
围封;
放牧;
草地;
土壤碳密度;
土壤碳汇/源转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土壤碳储量的主要人为因素,准确掌握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碳积累及汇/源功能转换特征,对预测土壤碳释放量趋势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为明确不同利用方式下草地土壤碳储量及碳汇/源功能的动态变化特征,以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围封草地与放牧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碳密度法分析了0~30 cm土层有机碳储量及其在5-11月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封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递减的变化,放牧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5-11月围封草地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为2.8~4.0 kg/m2,变幅为1.2 kg/m2。5-9月放牧地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为3.4~4.7 kg/m2,变幅为1.3 kg/m2。围封草地在5-8月为土壤碳源过程,8-9月为土壤碳汇过程,9-11月为土壤碳源过程。放牧地土壤碳库较稳定,无明显的碳汇/源的变化过程。合理的放牧利用有助于土壤碳的积累,减少碳释放。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