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氮量对大豆吸收化肥氮效率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马春梅
唐远征
龚振平
景玉良
董守坤
孙太靖
祖伟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
[2] 黑龙江省克东县
[3] 黑龙江省农科院绥化所
[4] 东北农业大学 哈尔滨
[5] 克东
[6] 哈尔滨
[7] 绥化
关键词
施氮量; 大豆; 氮肥吸收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1 5NH4)2SO4 作为标记氮肥,设三个氮肥量,对大豆植株地上部的氮肥吸收率加以研究,结果表明,高氮肥能促进大豆植株对化肥氮的吸收,在低氮处理下,子粒对化肥氮的吸收率更高;大豆各部位间相比,叶片对氮肥吸收率最高,茎、荚果次之,叶片、茎的氮肥吸收率随大豆生长发育而逐渐降低,荚果则呈现高-低-高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豆植株氮素动态变化及追施氮肥对其影响的研究.[D].孙太靖.东北农业大学.2004, 04
[2]  
农业化学研究法.[M].西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主编.农业出版社.1987,
[3]  
土壤农化分析.[M].南京农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1980,
[4]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行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廖晓勇 ;
张杨珠 ;
刘学军 ;
陈新平 ;
张福锁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3) :94-98
[5]   我国集约化农业中氮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J].
曹仁林 ;
贾晓葵 .
土壤肥料, 2001, (03) :3-6
[6]   应用N示踪技术对不同品种大豆的三种氮源吸收利用的研究 [J].
戴建军 ;
程岩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3) :225-229
[7]   对大豆氮素利用率及体内分配规律的研究 [J].
吴魁斌 ;
沈国清 .
现代化农业, 1998, (12) :3-5
[8]   氮肥施用对环境污染影响的研究 [J].
吕殿青 ;
同延安 ;
孙本华 ;
OveEmteryd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1) :8-15
[9]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酰脲含量与根瘤固氮活力的关系 [J].
朱长甫 ;
苗以农 ;
刘学军 ;
许守民 ;
郑惠玉 ;
徐豹 .
植物生理学报, 1995, (03) :307-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