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序本位到程序自治——以卢曼的法律自治理论为基础

被引:25
作者
吴泽勇
机构
[1] 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
关键词
程序本位; 程序自治; 程序约束; 卢曼;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D915.1 [诉讼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关于程序乃法治之枢纽的判断 ,程序本位论只回答了程序应该做到什么 ,程序自治论则进一步回答了程序如何做到这些。程序自治 ,即一种法律程序与其外界环境相对隔离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中 ,程序自身的展开过程同时也就是程序功能的实现过程。在具体的程序运作中 ,这要通过角色的分化与重组、时间顺序的安排、空间氛围的营造以及实体法规范的整合功能四个方面的机制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从民事程序视角的比较分析 [J].
傅郁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4) :84-99
[2]   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 [J].
舒国滢 .
政法论坛, 1999, (03) :12-19
[3]   法律程序剖析 [J].
孙笑侠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3, (06) :3-9
[4]   程序比较论 [J].
季卫东 .
比较法研究, 1993, (01) :1-46
[5]   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 [J].
孙笑侠 .
法学, 1992, (08) :7-11
[6]   论法律程序中的人权 [J].
孙笑侠 .
中国法学, 1992, (01) :39-45
[7]  
公法与政治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马丁·洛克林(MartinLuoghlin)著, 2002
[8]  
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亚新著, 2001
[9]  
地方性知识[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著, 2000
[10]  
刑事审判原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