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型小麦及其生物学特征

被引:92
作者
张蒿午
王长发
机构
[1] 西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陕西杨陵
关键词
冠层温度; 冷型小麦; 生物学性状; 红外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多年来对小麦冠层温度和生物学性状的观测,结果发现:自然界存在小麦温度分异现象,即不同基因型小麦具有各不相同的体温并被划分为若干类群,这些类群的生物学性状有明显差异,尤其在叶片输出功能期、根系、叶绿素含量、蛋白质氮含量、丙二醛含量、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等方面.冷型小麦在上述诸方面表现较优.因而,冠层温度的高低可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小麦代谢功能的外部信号.利用红外技术可以较好地识别冷型小麦,并为株系、品系、品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08 / 61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冬小麦冠气温差及其与叶水势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J].
刘学著 .
作物学报, 1995, (05) :528-532
[2]   用14CO2示踪研究小麦叶片早衰对籽粒产量的影响 [J].
黄志仁 ;
龚荐 ;
封福如 .
作物学报, 1981, (01) :27-35
[3]   小麦体内同化产物分配利用规律的初步研究 [J].
郑广华 ;
徐阿炳 ;
李雅志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64, (03) :7-16
[4]  
农田作物层环境生态.[M].董振国;于沪宁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
[5]  
现代分析仪器与测试方法.[M].邓妙等编写;宋治军;纪重光主编;.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6]  
小麦生态理论与应用.[M].金善宝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  
作物产量与天气气候.[M].王世耆;程延年编著;.科学出版社.1991,
[8]  
农业生态环境研究.[M].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编;.气象出版社.1989,
[9]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教研组编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0]  
农业气象统计.[M].魏淑秋编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