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囊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

被引:2
作者
周薇
王正荣
机构
[1] 华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四川成都
关键词
微囊; 移植; 免疫隔离; 组织相容性; 基因工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18.1 [人工脏器与器官];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微囊技术为组织 /细胞移植开辟了新途径 ,它有效地避免了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 ,并解决了移植物来源稀少的问题。微囊的包裹材料有多种 ,以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 (APA)应用最为广泛 ,可通过提高其生物相容性 ,从而减弱免疫排斥反应。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体现在对免疫活性细胞及部分细胞因子的阻挡作用 ,使移植物能存活下来并能发挥其功能。目前对微囊化人工细胞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微囊技术是一新兴的、尚需进一步改进的技术 ,它在异体组织 /细胞移植等方面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因工程细胞与Ⅰ型糖尿病治疗 [J].
彭永德 ;
陈家伦 .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0, (03) :147-150
[2]   APA微囊对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隔离效应的研究 [J].
李崇辉 ;
薛毅珑 ;
罗芸 ;
李新建 ;
李雁凌 ;
刘成贵 ;
潘长玉 .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0, (05) :259-261
[3]   APA微囊化人工细胞治疗疾病的研究 [J].
薛毅珑 ;
王鲁宁 ;
何立敏 ;
齐增飞 ;
高军茂 ;
王振福 ;
李崇辉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4) :13-17
[4]   微囊化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脑内移植治疗偏侧帕金森病样猴的行为及神经生化效应 [J].
王振福 ;
薛毅珑 ;
钟大光 ;
崔忻 ;
李新建 ;
马小军 ;
王鲁宁 ;
朱克 .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00, (01) :1-4
[5]   重视微囊化人工细胞在医学中应用的研究 [J].
薛毅珑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9, (04) :4-6
[6]   壳聚糖/海藻酸钠生物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J].
王勇 ;
解玉冰 ;
马小军 .
生物工程进展, 1999, (02) :3-5
[7]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PA微囊通透性 [J].
李崇辉 ;
罗芸 ;
李新建 ;
陆庆国 ;
薛毅珑 ;
刘成贵 ;
潘长玉 .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9, (01) :17-20+25
[8]   用微囊化转基因细胞治疗PD猴的初步研究 [J].
蒋琼 ;
李士云 ;
刘振国 ;
刘健 ;
陈生弟 ;
郑仲承 ;
刘新垣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9, (02) :47-50
[9]   琼脂糖微囊人工膜制备的实验研究 [J].
于德民 ;
尹潍 ;
吴锐 ;
高伟 ;
姚康德 .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1996, (04) :27-30
[10]   人工膜与胰岛移植附视频 [J].
陈冰 ;
刘纪宁 ;
祝希媛 .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3, (03) :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