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扰动条件下太湖水体悬浮物的结构特性

被引:21
作者
张彬
李涛
刘会娟
王东升
曲久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扰动强度; 絮凝指数; 粒径分布; 形态学;
D O I
10.13227/j.hjkx.2007.01.012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设计了1个水体扰动模拟实验装置,通过该装置中的光散射分析仪和图象采集、分析系统,能在线记录底泥受到不同强度扰动时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变化过程.利用该装置,研究了太湖梅梁湾3个采样点的底泥在受到不同强度扰动后,水体浊度变化规律和悬浮颗粒物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底泥含水率及粒度分布对底泥受扰动后再悬浮的潜力有较大影响,含水率越高,再悬浮的潜力越大.随着扰动强度增大,水体的浊度相应增加,水体中悬浮颗粒物中值粒径也增大,分别从6.63,5.79,5.51μm上升到12.49,11.38,13.33μm.悬浮颗粒物图象分析表明,颗粒物在扰动中发生聚集、絮凝过程.颗粒物图象的形态学分析表明,悬浮颗粒物形状呈现分形现象,颗粒物的长短比在1.27~1.52之间,分形维数D2则在1.72~1.94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