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亚精胺缓解荇菜(Nymphoidespeltatum)Cr6+毒害的生理研究

被引:20
作者
王学
施国新
徐勤松
马广岳
拉非克
张小兰
周红卫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荇菜; Cr6+; 亚精胺; 缓解;
D O I
10.13671/j.hjkxxb.2003.05.024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r6+ 胁迫下 ,荇菜叶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O 2 产生速率、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外施亚精胺后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 :(1)单一Cr6+ 处理下 ,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Cr6+ 浓度为 1mg L时达到最大值 ,而后迅速下降 ;外施亚精胺 (Spd)可显著提高二者的含量 ,延缓它们的下降速度 .(2 )单一Cr6+ 处理下 ,SOD、POD、CAT活性分别在 2、4、2mg LCr6+ 处理下达到最大值 ,而后下降 ;外施亚精胺可提高这三种保护酶的活性 ,使其上升或稳定时期变长 ,从而降低O 2 等活性氧的产生速率 .由此可见外源亚精胺可缓解Cr6+ 对荇菜的胁迫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689 / 6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六价铬污染对水车前叶片生理生化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徐勤松 ;
施国新 ;
杜开和 .
广西植物, 2002, (01) :92-96+104
[2]   水花生抗氧化系统在抵御Cu2+胁迫中的作用 [J].
周长芳 ;
吴国荣 ;
施国新 ;
陆长梅 ;
顾龚平 ;
宰学明 ;
魏锦城 .
植物学报, 2001, (04) :389-394
[3]   Cd、Cr(VI)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菹草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J].
徐勤松 ;
施国新 ;
郝怀庆 .
广西植物, 2001, (01) :87-90
[4]   三价铬和六价铬对大麦毒害效应的比较 [J].
张义贤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6) :86-89
[5]   多胺对光下离休玉米叶片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J].
史吉平,董永华,李广敏 .
玉米科学, 1996, (03) :68-70
[6]   超氧化物岐化酶超微量快速测定法 [J].
季健平 ;
吴再彬 ;
刘歧山 ;
张运生 ;
叶铭 ;
李明举 .
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 1991, (01) :27-30
[7]   植物的超氧物自由基与羟胺反应的定量关系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5-57
[8]   多胺对小麦离体叶片衰老的调节 [J].
黄维玉 ;
王亚来 ;
袁林江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90, (02) :125-132
[9]   Cr6+对冬小麦6246发芽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影响的初步研究 [J].
蒋德富 ;
杨晓华 .
环境科学, 1981, (05) :14-18
[10]  
微量元素与恶性肿瘤[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顾公望,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