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

被引:23
作者
于建嵘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湖南 衡阳
关键词
政社合一; 乡村动员; 国家能力;
D O I
10.13914/j.cnki.cn43-1453/z.2001.05.005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体制是在国家主导下产生的高度集权的乡村控制体制,它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辖而实现了对乡村社会政治及其它一切领域的控制,极大地强化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乡村社会秩序的基础,产生了灾难性的社会后果。这种体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则是,国家无视传统社会秩序对乡村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而无限度地扩大了国家主导乡村社会的范围并错误地选择了发挥作用的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 [J].
温铁军 .
读书, 1999, (12) :3-11
[2]   村政的兴衰与重建 [J].
沈延生 .
战略与管理, 1998, (06) :1-34
[3]   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 [J].
童庐 ;
吴从环 .
天津社会科学, 1998, (04) :70-74
[4]   中国农村社会机制及运行模式的转换 [J].
林闽钢 .
江海学刊, 1995, (04) :42-46
[5]  
中国村民自治理论与实践探索[M]. 宗教文化出版社 , 王振耀著, 2000
[6]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郑杭生等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