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致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28
作者
成军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基因治疗研究中心北京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模拟表位; 反式激活(遗传学); 基因疗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46 [];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丙型肝炎病毒 (HCV)属于黄病毒属 ,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其致病机制与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截然不同。由于诱导中和抗体的抗原表位恰好位于其包膜抗原E2蛋白的高变区 1(HVR1) ,因而容易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形成慢性感染 ,同时造成发展广谱预防性疫苗的困难。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和模拟表位的理论和技术 ,是构建新型蛋白或基因疫苗 ,克服这一困难的可能途径。HCV基因复制和翻译有关的调节基因序列与肝细胞来源的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将有助于阐明HCV调节机制和相对嗜肝特性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HCV特异性受体的研究 ,将有助于阐明HCV感染并进入肝细胞的各个细节 ;酵母双杂交技术对于HCV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结合的肝细胞蛋白的筛选 ,以抑制性消减杂交 (SSH)技术对HCV蛋白调节的肝细胞靶基因的筛选 ,将有助于阐明HCV与肝细胞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所有这些 ,将为最终揭密HCV感染引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细胞癌、肝脏脂肪变、B细胞淋巴瘤、冷球蛋白血症等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并为反义技术、人源化单链可变区抗体为目的基因的细胞内免疫基因治疗和治疗性基因疫苗等抗HCV治疗新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应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丙型肝炎病毒NS5A抗原模拟表位[J]. 钟彦伟,成军,陈新华,王刚,洪源,王琳,李莉,张玲霞,陈菊梅.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2(02)
[2]   传染病的基因治疗 [J].
成军 .
肝脏, 2001, (S1) :23-31
[3]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反式激活基因 [J].
刘妍 ;
成军 ;
王刚 ;
李克 ;
段惠娟 ;
李莉 .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1, (12) :880-883
[4]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人源单链可变区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J].
钟彦伟 ;
成军 ;
施双双 ;
夏小兵 ;
王刚 ;
杨继珍 ;
陈菊梅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4) :217-219
[5]   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人源单链抗体的筛选与鉴定 [J].
钟彦伟 ;
成军 ;
刘妍 ;
董菁 ;
杨继珍 ;
张玲霞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0, (02) :11-14
[6]   抗HCV基因治疗新方案——根据HCV与肝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设计 [J].
成军 .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1999, (02) :59-61
[7]   人白细胞介素2基因转移表达及抗乙型肝炎病毒和诱导LAK细胞活性的研究 [J].
成军,斯崇文,王勤环,于敏 .
中华医学杂志, 1995, (07) :388-391+444
[8]   Development of a plant-derived subunit vaccine candidate against hepatitis C virus [J].
Nemchinov, LG ;
Liang, TJ ;
Rifaat, MM ;
Mazyad, HM ;
Hadidi, A ;
Keith, JM .
ARCHIVES OF VIROLOGY, 2000, 145 (12) :2557-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