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与科学教育的共同演进——与国际学习科学学会前主席马西娅·林教授对话

被引:20
作者
裴新宁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学习科学; 科学教育; 教育技术; 教育创新;
D O I
10.13966/j.cnki.kfjyyj.2018.04.001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07 ;
摘要
马西娅·林(Marcia C.Linn)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院士,曾任美国科学促进会教育分会主席、国际学习科学学会主席。她提出了知识整合理论并领导开发了技术增强的学习环境平台——基于网络的科学探究环境(WISE)。2010-2017年间,她多次到访华东师范大学,就如何将学习科学理论与科学教育实践相结合及利用技术促进儿童的科学理解,与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期间,笔者与马西娅·林就学习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与科学教育及其变革的关系等进行了交流。我们交流的共识让笔者深信,技术时代的科学教育需以学习科学为基础。学习科学因教育实践而生、为教育实践而荣,并扎根实践,服务于教育变革。毫无疑问,学校的成功变革需要基于学习的本质。伦敦举办的2018国际学习科学会议(ICLS2018)将主题定为"重新思考数字时代的学习——赋予学习科学重要使命"(Rethinking learning in the digital age:making the Learning Sciences count),重申了学习科学的不可替代性。会议强调,面对工作场所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学生究竟需要学什么、教师究竟该如何教。会议号召,科学家、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要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联合探索真实世界中的学习问题,理解究竟怎样可以促进学习。会议明确,重视学习科学是为了给教育技术商业化以切实引导,确保其在教育中的良好发展。本文整理出部分对话与读者分享,期望对我国教育变革研究与实践有所启发。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学习科学与科学教育是共同演进的。学习科学的诞生和研究推进很大程度缘起于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美国科学教育发展的百年历程显示了学习研究的范式转型;利用系统化的技术设计增强科学学习,是促进深度学习和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面对教育创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重视学习科学,特别是要促进教育技术的良好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技术增进的环境中初中生科学概念学习的研究[D]. 金莺莲.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  
借力网络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研究[D]. 吴开天.华东师范大学. 2017
[3]  
学科学和教科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林, 2015
[4]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face-to-face cooperative learning. Do recent studies falsify or verify earlier findings?[J] . Eva Kyndt,Elisabeth Raes,Bart Lismont,Fran Timmers,Eduardo Cascallar,Filip Dochy.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 2013
[5]  
A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J] . Gillam,David.EN . 2012 (1)
[6]   Understanding students' practical epistemolog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learning through inquiry [J].
Sandoval, WA .
SCIENCE EDUCATION, 2005, 89 (04) :634-656
[7]  
Design Experiments: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Creating Complex Interventions in Classroom Settings[J] . Ann L. Brown.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 199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