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均衡实际有效汇率:一个总量一般均衡分析

被引:38
作者
卜永祥
Rod Tyers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与商务系
关键词
实际有效汇率; 均衡; 低估; 外汇储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实行事实上的盯住美元制度 ,同时亚洲各国的汇率水平进行了重新调整。本文探讨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前及危机期间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假定一系列不同的贸易差额 ,我们运用扩展了的Devarajan Lewis Robinson三商品一般均衡模型估计均衡实际有效汇率的不同时间路径。模型的关键要素是要有进口品和出口品价格指数的时间序列资料。鉴于这些价格指数从其他渠道无法获得 ,作者利用贸易数字构造了这些指数。研究发现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 4年内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低于均衡汇率 ,这部分地缘于外汇储备的快速累积。与事实相反 ,如果假设在此期间 ,每年不超过 1 0 %的出口收入转化为外汇储备 ,则中国的实际有效汇率将会比现在高 5%到 1 2 %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2+96 +9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扩大出口与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关系探讨 [J].
张梅琳 ;
沈根荣 .
财经研究, 2000, (01) :34-38
[2]   非均衡条件下货币贬值的效果分析 [J].
倪卫红 .
经济研究, 1999, (04) :62-66
[4]   亚洲金融危机与我国汇率政策 [J].
俞乔 .
经济研究, 1998, (10) :43-51
[5]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2 林毅夫. 上海三联书店 . 1991
[6]  
发展开放型经济,促进下个世纪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2 张小济. 调查研究报告 . 1999
[7]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 . 1988
[8]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1982年3月] .2 世界银行考察团. 中国财经出版社 .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