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活动的使动性和制约性——吉登斯结构二重性学说述议

被引:11
作者
周志山
许大平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经济学院
[2] 山西农业大学社科部
关键词
结构化理论; 结构二重性; 规则和资源; 使动性和制约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学说是在对经典社会理论中的基本问题 ,即个体与社会、人与结构、主体和客体之关系所持的二元论的正统共识进行批判性解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结构化理论旨在瓦解对上述关系作抽象对立的理论立场 ,确认人 (行动者 )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结构的客观制约性之间的内在关联 ,其创新之处在于确立了阐释社会现象的实践活动向度。因此 ,基于实践基础上的使动性和制约性便成为理解结构二重性学说的关键。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学说与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本体论有着十分密切的理论渊源。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社会的构成.[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
  • [2]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美]特纳(Torner;J·H) 著;吴曲辉等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