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计算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18
作者
段然
樊晓桠
高德远
沈戈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2]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可重构计算; FPGA; 粗(细)粒度; So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32 [运算器和控制器(CPU)];
学科分类号
081201 ;
摘要
可重构计算技术结合了通用处理器和ASIC两者的优点 ,能够提供硬件功能的效率和软件的可编程性。对可重构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分类概要介绍的基础上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目前的一些典型研究成果 ,并针对可重构计算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用户可重构系统芯片—U-SoC [J].
李丽 ;
何书专 ;
许居衍 ;
宋宇鲲 .
电子产品世界, 2003, (Z1) :51-54+60
[2]   FPGA的发展新动向 [J].
孟宪元 ;
王庆海 .
电子产品世界, 2002, (17) :68-70
[3]   可重构体系结构的特征及应用 [J].
曲英杰 ;
王沁 ;
王昭顺 ;
不详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01, (17) :19-21+41
[4]   基于FPGA的可重构系统的应用 [J].
李丽 ;
辛勤 ;
杨乐平 .
微处理机, 2001, (03) :11-13
[5]   FPGA动态可重构技术及其应用 [J].
朱明程 .
电子产品世界, 2000, (06) :13-14
[6]   可重构计算机简介 [J].
贾英江 ;
高欣宝 .
计算机应用研究, 1999, (05) :4-6+9
[7]   可重构计算机 [J].
黄海鹰 ;
黄华 .
微处理机, 1999, (02) :39-40
[8]   可重构计算技术 [J].
黄海鹰 ;
常青 ;
卢焕章 .
电子技术应用, 1998, (05)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