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对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36
作者
王馨笙
徐坤
杨天慧
机构
[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生姜; 干物质积累; 氮、磷、钾; 吸收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2.5 [姜];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高产生姜生长特性及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生姜幼苗期生长缓慢,虽持续时间占全生育期的52.6%,但干物质积累量较少,对N、P2O5、K2O的吸收速率较低,吸收量仅占全生育期的24%左右;发棵期植株生长迅速,N、P2O5、K2O的吸收速率分别达3.5、1.3和4.9 kg/(hm2.d),吸收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0%左右;根茎膨大期对N的吸收速率略有降低,而P2O5、K2O则仍分别高达1.3和5.1 kg/(hm2.d),N、P2O5、K2O吸收量分别占全生育期的44.0%、45.5%和47.1%。随生长的进行,N、P2O5、K2O在茎、叶中的分配率呈降低的趋势,而在根茎中的分配率则逐渐增加;在根茎膨大期,根茎中的N、P2O5、K2O分配率分别达50.0%、61.0%和46.5%。生姜全生育期对N、P2O5、K2O的吸收比例约为2.5∶1.0∶3.8。本试验条件下,每生产1000 kg生姜根茎产品,分别吸收N、P2O5、K2O约4.67、1.90和7.25 kg。
引用
收藏
页码:1515 / 15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低磷胁迫下平邑甜茶根构型与磷吸收特性的变化 [J].
范伟国 ;
杨洪强 ;
韩小娇 .
园艺学报, 2007, (06) :1341-1346
[2]   不同品种生姜的营养特性和养分吸收规律 [J].
李录久 ;
郭熙盛 ;
丁楠 ;
陈防 ;
姚殿立 ;
高杰军 ;
过呜祥 ;
张琳 .
土壤通报, 2007, (06) :1237-1239
[3]   不同肥料组合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张玉霞 ;
张国平 ;
钟攀 ;
李建勇 ;
董燕 ;
王正银 ;
蔡国学 ;
漆华 .
土壤, 2007, (06) :973-977
[4]   施钾对不同基因型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马宗斌 ;
李伶俐 ;
朱伟 ;
闫旭霞 ;
李志敏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6) :1129-1134
[5]   氮素对菠菜衰老生理指标的影响 [J].
刘伟 ;
徐坤 ;
苏华 ;
王惠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6) :1110-1115
[6]   矮壮素对马铃薯中薯3号光合特征和磷素营养的影响 [J].
王惠群 ;
萧浪涛 ;
李合松 ;
吴成春 ;
康朵兰 ;
杨艳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6) :1143-1147
[7]   氮素营养水平对棉花不同部位叶片衰老的生理效应 [J].
刘连涛 ;
李存东 ;
孙红春 ;
路文静 ;
冯丽肖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5) :910-914
[8]   磷空间有效性对拟南芥根形态构型的影响 [J].
万惠燕 ;
刘嘉杰 ;
王金祥 ;
严小龙 ;
廖红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7, (03) :425-429
[9]   白首乌氮、磷、钾积累分配特点及其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J].
张锋 ;
王建华 ;
余松烈 ;
陈雨海 ;
董庆裕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3) :369-373
[10]   芋对氮磷钾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J].
宋春凤 ;
徐坤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4) :4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