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变形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3
作者:
江来利,刘贻灿,苏文,吴维平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大别山,超高压,变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至少经过5期变形。第1期产生于榴辉岩相变质前;第2期大致与榴辉岩相变质作用同步.岩石产生紧密同斜褶皱及榴辉岩相糜棱岩;第3期产生于超高压变质岩向中地壳折返的过程中,以榴辉岩的布丁化及基质的透入性剪切为特征;第4期主要形成剪切条带及伸展沿劈理.是大别山碰撞后差异隆升,岩层向南滑脱的结果;最后一期为脆性变形,岩层沿北东向断层产生左行平移。通过超高压变质岩的变形分析,可以了解超高压变质岩形成和折返的构造运动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7+86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