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15
作者
史玉红
刘振霞
机构
[1]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
[2]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就业; 经济学;
D O I
10.16508/j.cnki.11-5866/n.2005.02.021
中图分类号
G647.38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由于经济因素、制度因素、用人单位及大学生本身等因素的制约,在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运用凯恩斯的失业理论和贝克尔的歧视理论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女大学生本身的因素及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因素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从而建议:①女大学毕业生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②国家应针对女大学生的“自然附着成本”,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并加强执法力度。以期从根本上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学生失业的经济学原因探讨 [J].
王远博 .
经济问题探索, 2005, (02) :64-66
[2]   反用人中的“性别歧视”:一种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J].
赵友宝 ;
曹靖宇 .
经济体制改革, 2005, (01) :29-33
[3]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
金喜在 ;
朱志强 .
经济纵横, 2005, (01) :17-20
[4]   企业拒绝女大学生的经济学分析——贝克尔歧视理论的拓展和运用 [J].
胡安荣 .
财经科学, 2004, (04) :34-36
[5]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M.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著,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