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空气驱油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58
作者
王杰祥
张琪
李爱山
张红玲
刘均荣
张红
机构
[1] 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空气驱采油; 驱油效率; 气体突破; 含氧量; 压差; 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室内注空气动态驱油实验 ,模拟了原油在不同温度、不同注入压差等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过程 ,检测和分析了采出气体的含氧量变化 ,进一步研究了空气驱低温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在同一温度下 ,随着注入压差的增大 ,气体突破时间缩短 ,突破驱油效率及含氧量降低 ;在注入压差一定时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气体突破驱油效率增加 ,含氧量降低 ,低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延长 ,高压差下气体突破时间缩短。在低压差、高温油层中采用空气驱油 ,产出气体可控制在安全极限范围内。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5+150 +150-1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提高油层采收率技术.[M].(苏)哈利莫夫(Халимов;Э.М.)等著;吴士华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  
油藏注气开采动力学.[M].(美)桑德拉(Sandrea;R.);(美)尼尔森(Nielsen;R.F.)著;张晓宜译;.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
[3]   稠油注CO2的方式及其驱油效果的室内实验 [J].
杨胜来 ;
李新民 ;
郎兆新 ;
张丽华 ;
潘道兰 ;
靳丽霞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2) :62-64+6
[4]   可燃性气体含氧量安全限值的探讨 [J].
万成略 ;
汪莉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999, (01) :51-56
[5]   继注水后向轻质油油藏注空气的探索 [J].
罗景琪 ;
陈学周 .
石油钻采工艺, 1996, (04) :68-7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