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区经济发展差距(1987-2007):政府理念诱发制度变迁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王春超 [1 ,2 ]
余静文 [3 ]
胡继亮 [4 ]
机构
[1]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4] 不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区经济发展; 政府理念; 制度变迁; 变异系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变异系数在波动中处于大体增加的趋势。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政治经济学视角解释中国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形成差距的原因。我们认为,其根源于政府理念的调整和由之形成的政策差异。这一基本趋势的形成根源于政府理念,政府理念的调整导致了不同区域政策制度的形成,以致于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区域政策。改革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主要包含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总体战略和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政策等。不同时期的政策导向处于变动中。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1987-2007年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数据考察了各地区的变异系数,并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差距变动的原因从政府理念和政策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122 +122-12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 [J].
齐绍洲 ;
罗威 .
经济研究, 2007, (07) :74-81
[2]   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差距——一项基于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实证研究 [J].
李亚玲 ;
汪戎 .
管理世界, 2006, (12) :42-49
[3]   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J].
许召元 ;
李善同 .
经济研究, 2006, (07) :106-116
[4]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与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相关性分析 [J].
胡大立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2) :17-25
[5]   中国地区差距时空演变特征的实证分析:1978—2003 [J].
杨明洪 ;
孙继琼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1) :84-89
[6]   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 [J].
徐康宁 ;
韩剑 .
经济学家, 2005, (06) :97-103
[7]   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本积累趋势与地区差异 [J].
赵志耘 ;
吕冰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 (04) :63-70
[8]   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陈秀山 ;
徐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4, (05) :117-129+207
[9]   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 [J].
王小鲁 ;
樊纲 .
经济研究, 2004, (01) :33-44
[10]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 [J].
李国平 ;
范红忠 .
经济研究, 2003, (11) :79-8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