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三维空间分布的测定和分析

被引:43
作者
王锡平
李保国
郭焱
翟志席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关键词
玉米; PAR; 三维空间分布; 光斑; 作物冠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设计了一套田间观测试验 ,以测定光合有效辐射 (PAR ,PhotosyntheticallyActiveRadiation)在玉米冠层内三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 1)玉米冠层内平均PAR的垂直分布具有随着向下累计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指数递减的趋势。在冠层中上部 ,PAR透光率较高 ,递减很明显 ,冠层下部则维持较低水平 ,变化不大。在相同的天气和时间条件下稀植或密植冠层内PAR透光率随累计LAI递减的趋势相近 ,但在不同时刻 (太阳入射角度不同 )、不同天气条件下 ,即使相同的冠层也具有不同的消光系数。 ( 2 )在常规种植密度的玉米冠层中上部 ,光斑面积大 ,光斑内PAR透光率高、变化小 ,但冠层下部的光斑很少或不明显 ,最大PAR透光率也可能会很低。 ( 3)稀植会明显增加冠层下部的光斑和平均PAR透光率。 ( 4 )阴天时冠层内部PAR强度显著减小。本文的试验结果也可为作物冠层内PAR三维空间分布的模拟研究提供试验和验证的参考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68 / 5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国外作物生长模型发展综述
    谢云
    James R Kiniry
    [J]. 作物学报, 2002, (02) : 190 - 195
  • [2] 作物生理学导论.[M].郑丕尧主编;.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