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环流异常对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38
作者
孙淑清
刘舸
张庆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半球; 热带气旋; 澳大利亚高压; 遥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7 [气旋、反气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热带气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NOAA向外长波辐射(OLR)等资料,研究了西太平洋(125°E150°E)夏季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多寡的可能机理,讨论了南北半球环流系统共同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其对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进而对热带气旋频数的影响,并重点探论了从澳大利亚东侧位势高度异常到北半球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响应的可能物理过程。研究发现:澳大利亚东侧的环流异常和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频数密切相关。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东侧环流异常可能不完全是通过越赤道气流,而主要是通过Rossby波的传播造成的南北半球遥相关作用,影响北半球环流系统的,进而影响菲律宾以东赤道辐合带对流活动的强弱,导致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多寡差异。当澳大利亚东侧的位势高度为正距平时,相应地在菲律宾以东地区也会出现正距平。即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且偏南西伸,抑制热带辐合带的对流活动发展,使菲律宾以东的对流活动偏弱,从而使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偏少。而当澳大利亚东侧的位势高度为负距平时,相应地在菲律宾以东地区也会出现负距平。也即西太平洋副高偏弱,且位置偏北。菲律宾以东地区对流活动偏强,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偏多。另外,西太平洋(125°E150°E)以西的上游赤道西风也对热带气旋频数也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当90°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强时,(5°N15°N,125°E150°E)范围内的西风也随之加强,从而使菲律宾以东对流活动加强,西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增高。反之,当该支越赤道气流弱时,上游赤道西风随之偏弱,从而造成菲律宾以东对流活动偏弱,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偏少。
引用
收藏
页码:1189 / 120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