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主要玉米地方种质自交系的RAPD标记聚类分析

被引:12
作者
王久光
蔡一林
孙海艳
王国强
龚顺良
罗仕文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 
[3] 重庆 
[4] 重庆 贵州省盘县农业局贵州盘县 
[5] 重庆 贵州省毕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聚类分析; RAPD标记;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4.05.008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26个玉米自交系,20个具有西南山区地方资源血缘。通过聚类分析发现:以相似系数0.710为标准,可以将26个自交系聚成5类。第1类包括大青133,青21-3,515,5151,黄早四;第2类包括PX,5331,改良关花,贞361;第3类包括木4,独紫,木6,7922,紫秆子,交51,大黄132,32;第4类包括丹340,095,郑22,180;第5类包括7331,7327,330,毛白11,Mo17。这为育种家利用西南地方血缘自交系提供了一种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RAPD分子标记与玉米杂种产量优势预测的研究 [J].
吴敏生 ;
王守才 ;
戴景瑞 .
遗传学报, 1999, (05) :578-584
[2]   RAPD技术在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J].
孙致良 ;
张超良 ;
金德敏 ;
孙世孟 ;
郭宝太 ;
孙克莲 ;
王斌 .
遗传学报, 1999, (01) :61-68
[3]   山东省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刘治先 .
作物品种资源, 1994, (01) :4-6
[4]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4) :1-9
[5]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
[6]  
生物统计学[M]. 科学出版社 , 李春喜等编著, 2000
[7]  
中国玉米科技史[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佟屏亚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