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风蚀量随残茬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汉涛
麻硕士
窦卫国
赵士杰
童淑敏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壤风蚀; 风洞试验; 移动式风蚀风洞;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6.04.037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建立农田土壤风蚀试验区,采用内蒙古农业大学研制的移动式风蚀风洞和旋风分离式集沙仪,直接在农田上观测不同残茬高度条件下的农田风蚀土壤损失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风蚀量和扬起沙尘的高度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作物秸秆残茬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且输沙量与高度变化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土壤颗粒主要集中在近地表层内运动。保护性耕作可明显地提高启沙风速,减少农田土壤损失,当秸秆高度为30 cm时,风蚀量仅为传统耕地的1/4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可移动式风蚀风洞设计及其空气动力学性能研究.[D].范贵生.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05
[2]  
风沙物理学.[M].朱朝云等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3]   土壤风蚀量随风速的变化规律研究 [J].
荣姣凤 ;
张海涛 ;
毛宁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2) :14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