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大型锌钼矿床位于太行山北段的山西断隆与燕山台褶带的接合部位。围岩为五台群及长城系高于庄组和蓟县系雾迷山组。矿床周围为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环绕。成矿主要与流纹斑岩有关。早期蚀变以钾长石化、黑云母化为主,晚期则为硅化、绢云母化及似青盘岩化。锌矿体受接触带控制,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产于外夕卡岩带;钼矿体产于流纹斑岩及围岩中,受岩体及蚀变带控制。流纹斑岩中的气固相包体在10~20μm间,均一温度1050~1200℃;在高、中、低温阶段都有包体生成,盐度为5%~45%,温度150~400℃,压力50~750×10 ̄5Pa;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矿床中的硫是多源的;氧同位素则表明大气降水已参与接触带的改造作用。矿床具有斑岩型、夕卡岩型和热液脉型“三位一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