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北仑区1985-2005年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13
作者
肖伟
贺佩
机构
[1] 宁波市北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伤寒;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3 [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病]; R181.8 [疫情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北仑区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为今后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85-2005年北仑区法定传染病报告伤寒疫情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21年间北仑区伤寒年平均发病率为35.63/10万,每隔2-3年出现一个高流行年,1999年后伤寒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季节分布呈现春季单峰。发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72.54%),本地户籍发病远大于外来流动人口。病原菌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主,危险因素分析提示伤寒流行与生吃、半生吃毛蚶、牡蛎等贝壳类海产品有关。结论北仑区属于伤寒高流行地区,流行因素主要与本地居民饮食习惯有关。加强饮食行为干预、加大贝壳类海产品监测,是控制当前北仑区伤寒高发的主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台州市1995~2004年伤寒流行特征 [J].
朱坚胜 ;
张惠芬 ;
陈忠妙 .
浙江预防医学, 2006, (02) :13-14
[2]   云南省大理州1999-2003年伤寒疫情分析 [J].
焦建明 ;
刘宇珠 ;
杨冰心 .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5, (03) :228-229
[3]   宁波市北仑区伤寒、副伤寒流行因素分析 [J].
徐国丰 .
浙江预防医学, 2005, (04) :21-21
[4]   1993~2002年柳州地区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J].
蓝荣伟 ;
吴丽 ;
刘民哲 ;
马艳华 ;
彭兰芳 .
广西预防医学, 2004, (02) :99-101
[5]   1997~2002年祁阳县伤寒流行特征和防治措施分析 [J].
王巧智 .
实用预防医学, 2004, (02) :317-318
[6]   温州市瓯海区1998~2002年伤寒疫情分析 [J].
诸田胜 .
浙江预防医学, 2004, (01) :38-38
[7]   副伤寒甲连续5年流行特点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J].
周建芳 ;
杨珊敏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3, (06) :44-45
[8]   宁波市13年间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J].
董红军 ;
王海波 ;
崔军 .
现代预防医学, 2002, (01) :60-62
[9]   奉化市1998~2000年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J].
曹云生 ;
袁平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06) :29-29
[10]   新中国在预防和控制伤寒方面的成就 [J].
何晓青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01)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