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弊端

被引:4
作者
何志高
机构
[1]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
油气成因; 生油理论; 烃类演化; 干酪根演化; 油气运移; 烃类组分; 热解产物; 油源对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石油成因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复杂的难题。干酪根热降解成油理论起始干60年代,并逐渐被广泛接受。然而该理论存在如下弊端:(1)不能解释“不成熟”原油的较大规模聚集;(2)面临着排烃与初次运移难题;(3)干酪根热解产物在组成上与天然原油(气)差异很大,二者可比性很差;(4)油—岩对比可靠性差。总之,干酪根理论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石油地质与地球化学实际。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63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岩石与天然气中C-C烃类分析方法的研究 [J].
詹智玉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0, (03) :326-332
[2]   源岩热解气态烃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在气源对比中的应用 [J].
李执 ;
朱美茜 ;
毛弘毅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0, (03) :247-259
[3]   从热力学理论讨论烃类的演化 [J].
何志高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2, (01) :1-9
[4]   松辽及其他陆相盆地生油岩地球化学的基本特征 [J].
何志高 .
石油实验地质, 1981, (03) :197-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