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95
作者
杜敏捷
王辰
曹大德
翁心植
吴小青
刘洋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关键词
肺疾病.阻塞性,肺纤维化,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改变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过程。方法对1975~1996年间41例COPD合并肺心病尸检病例进行肺间质变化的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定量分析。以10例非呼吸系统疾病尸检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41例中36例(88%)支气管各级分支,特别是Ⅵ级以下的支气管周围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纤维组织增生,其中有11个病例累及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壁。经天狼猩红和Gomori银染色确认,这些增生的纤维组织大部分是纤细的Ⅲ型胶原纤维,另有部分网织纤维。Ⅲ型胶原纤维在肺泡壁上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图像定量分析显示:纤维增生区Ⅲ型胶原纤维的积分吸光度A值(曾称光密度OD值)明显高于Ⅰ型胶原纤维(P<0.01);支气管分支区无论是Ⅲ型胶原纤维还是Ⅰ型胶原纤维与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区相比A值均明显增加(P<0.01)。支气管管腔粘液脓栓形成,管壁的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纤维化的区域多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结论大多数COPD病例后期合并肺纤维化,纤维化主要发生部位在支气管各级分支周围,以Ⅲ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其发生与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有关。各级支气管分支周围的纤维化、管壁弹力纤维的破坏使管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1+6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