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ka以来青藏高原的4次湖涨期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被引:2
作者
贾玉连
施雅风
王苏民
蒋雪中
李世杰
王爱军
李徐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南京 210008
[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开放室
[4] 南京 210093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湖涨期; 夏季风降水; 冰川融水; 岁差周期; Heinrich事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40 ka来青藏高原现在封闭湖区至少经历了4次显著的湖泊扩涨期.40~28和9.0~5.0 kaBP湖涨期是高原暖湿气候时段的产物,分布范围最广,湖涨最为显著;其产生于岁差周期高太阳辐射阶段,强劲的夏季风形成的丰沛降水是造成湖涨的主要原因40~28 kaBP湖涨期,高原湖域浩瀚,河湖串联,湖泊呈现40 ka以来的最高最大湖面.19~15和13~11 kaBP期间,高原湖泊扩涨存在区域性,前者同高原冷湿气候与季节性冰融水增加有关,后者则与末次冰消期冰融水与夏季风降水增加有关,造成湖涨期表现形式与环境机制复杂多样的原因,是北方冷气候事件,特别是Heinrich事件叠加在由岁差周期太阳辐射变化驱动的夏季风强弱变化背景之上,高原阶段性冷湿与暖湿环境及其由此形成的高原冰融水阶段性增加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51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