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效唑浸种控制杂交水稻秧苗徒长及其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被引:7
作者
施天生
曾祥幼
徐晓红
马海捷
陆定志
机构
[1] 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
[2] 杭州师范学院
[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多效唑; 杂交水稻; 浸种; 控制徒长; 过氧化物酶活性;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多效唑浸种对杂交晚稻秧苗有明显的控制徒长效应。对种子发芽并无不良影响。在本试验浓度(5~100ppm)和浸种时间(6~24h)范围内,浓度越高,处理时间越长,控长效应越明显、并随着秧龄的增长而提高。方差分析表明,多效唑对秧苗的控长效应在各处理浓度和时间之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经多重比较(SSR 法)结果表明,除少数低浓度短时间处理外,其他各处理组的15天幼苗均显著或极显著矮于对照。随着多效唑处理浓度的增加、苗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所提高,同工酶谱及扫描图也有量和质的变化,并在 AI 区发现了新的酶带,证实了过氧化物酶与株高有密切的关系。多效唑的控长效应还表现有基因型的差异。本文对最适处理浓度和时间组合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