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体系及转移支付效果评价
被引:162
作者:
曾红颖
机构: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标准体系;
转移支付;
人均标准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3 [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
F812.45 [财政支出];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20203 ;
摘要:
标准是均等化的核心参数,标准的主体是单位公民。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维度,各地客观上存在着收入能力差异和支出成本差异,以均等化标准为基础的转移支付能确保各地有财力提供大体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本文在因素法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全国平均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与收入标准体系和转移支付测算模型。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划分为9类24项,按照政策中性原则,选择影响各地每项服务数量和服务提供成本的政府不可控制的因素,包括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少数民族、城镇化率、劳动力价格、行政管理、气温取暖、海拔高度和交流成本等17项,定量分析了诸多因素对当地支出成本和收入能力的影响。根据全国平均标准和各地收入能力和支出成本的差异,估算了标准支出和标准收入,最后以2008年财政年度为样本,测算和评价了中央对全国31个省的均等化转移支付。结果表明,与实际转移支付相比,按本文标准体系实施均等化转移支付后,各省提供全国标准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体相同,若按该法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支付,可提高均等化水平9%—15%。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2+45
+45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