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

被引:130
作者
邹德依
刘丛红
赵建波
机构
[1]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 三次浪潮; 多元多价; 形式本位; 持续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201 [设计原理、原则和管理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认为,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地域性建筑是成就最高、最具独立精神的创作倾向。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的三次浪潮,反映出地域性建筑的进步历程,1980年代以来,地域性建筑逐渐形成多元多价的繁荣景象。目前,我国地域性建筑的局限在于“形式本位”,同时缺乏技术因素的支持。中国地域性建筑有着广阔的未来,关键在于树立全球化和地域性共处、技术性与地域性并进、经济性服从综合效益、解开形式情结的创新等一系列新观念。
引用
收藏
页码:4 / 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