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多糖对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预防效果的观察

被引:21
作者
金光明
林小东
郑昌才
机构
[1]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2] 安徽省舒城县舒茶中学 安徽凤阳
[3] 安徽凤阳
[4] 安徽舒城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 黄芪多糖; 雏鸡; 免疫; 效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58.31 [鸡];
学科分类号
0906 ;
摘要
本试验研究了黄芪多糖对雏鸡法氏囊病的免疫效果。试验选用 1日龄雏鸡 280羽,随机分成Ⅰ、Ⅱ、Ⅲ、Ⅳ、Ⅴ、Ⅵ组和对照组,每组 40羽。分别注射 2. 0%黄芪多糖注射液 0. 1mL/羽、0. 2mL/羽、0. 3mL/羽、0. 4mL/羽、1. 0mL/羽、0. 0mL/羽和生理盐水。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 7天。在 15日龄时,用IBDV强毒株对试验各组雏鸡进行滴鼻滴眼人工攻毒试验。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注射组雏鸡死亡率显著低于Ⅵ组(p<0. 01)。黄芪多糖注射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 05)。说明黄芪多糖能显著降低传染性法氏囊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表明黄芪多糖能发挥免疫促进剂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对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积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药粗提物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 [J].
陈玉库 ;
胡元亮 ;
张宝康 ;
刘家国 ;
邢玉娟 ;
钱建飞 ;
张则斌 ;
李银 ;
凌雯 ;
唐余华 .
江苏农业科学, 2002, (02) :56-58
[2]   应用150-C ALC/GPC色谱仪测试黄芪多糖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J].
杨金兰,武正簧 .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4, (04) :77-84
[3]   黄芪葡聚多糖的化学结构 [J].
方积年 ;
Wagner ;
H. .
化学学报, 1988, (11) :1101-1104
[4]   多糖研究的现状 [J].
方积年 .
药学学报, 1986, (12) :944-950
[5]   黄芪多糖的研究 [J].
黄乔书 ;
吕归宝 ;
李雅臣 ;
郭俊华 ;
王瑞香 .
药学学报, 1982, (03)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