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土壤水热过程模拟研究(Ⅱ):土壤温度

被引:13
作者
张世强
丁永建
卢健
刘时银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寒区; 土壤温度; 观测; 模拟;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模拟青藏高原土壤水分和热量迁移过程的连续变化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准确模拟是提高陆面过程模拟精度的重要条件. 利用大尺度水文模型对沱沱河站点以 1 h为步长,共399 d的土壤温度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的对比表明, 土壤中共11个不同深度的观测点的模拟温度总体的变化趋势与观测值一致, 可以进行长时间的模拟. 对于地表温度, 模拟的日变化幅度比实测的变化幅度大, 但均值一致, 原因在于模型的土壤参数中没有考虑有机质含量, 在计算能量平衡时需要增加该土壤参数. 对于土壤底部的土壤温度的连续模拟表明, 采用常数的土壤下界算法和倾斜的(damp ing)土壤下界算法均与观测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差别, 而常数的下界算法与观测值更为接近.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青藏高原土壤水热过程模拟研究(Ⅰ):土壤湿度
    张世强
    丁永建
    卢健
    刘时银
    [J]. 冰川冻土, 2004, (04) : 384 - 388
  • [2] 冻土过程参数化方案与中尺度大气模式的耦合
    张宇
    宋敏红
    吕世华
    孙菽芬
    [J]. 冰川冻土, 2003, (05) : 541 - 546
  • [3] 青藏高原冻土及水热过程与寒区生态环境的关系
    吴青柏
    沈永平
    施斌
    [J]. 冰川冻土, 2003, (03) : 250 - 255
  • [4] 青藏高原雪盖对亚洲季风影响研究进展
    杨梅学
    姚檀栋
    [J]. 冰川冻土, 1998, (02) : 90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