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2013年以来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研究综述
被引:3
作者
:
陶连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处
湘潭大学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处
陶连洲
[
1
,
2
]
机构
:
[1]
湖南工程学院研究生处
[2]
湘潭大学
来源
:
东南亚纵横
|
2016年
/ 03期
关键词
:
中国—东盟;
命运共同体;
研究综述;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822 [对外关系];
D814.1 [区域性组织和会议];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价值理念。经过不同学科、不同时代背景的学者的研究和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更加充实,并逐渐成为人们的未来愿景和生活实践。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首次提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倡议。三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倡议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综合分析近三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研究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诠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昆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玉珍
[J].
广西民族研究,
2016,
(01)
: 150
-
155
[2]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维度、内涵及价值意蕴探析
张希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张希中
[J].
行政与法,
2016,
(02)
: 1
-
6
[3]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思奇
邓若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邓若玉
[J].
人民论坛 ,
2016,
(05)
: 44
-
46
[4]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及其发展
石云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云霞
[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1)
: 23
-
28
[5]
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刘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刘军
柯玉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柯玉萍
[J].
学术探索,
2016,
(01)
: 34
-
42
[6]
21世纪中国外交的国际发展伦理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智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春逸
[J].
党政研究,
2016,
(01)
: 77
-
84
[7]
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J]. 骆永昆.瞭望. 2015 (46)
[8]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政治经济意义
张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
张彪
[J].
学术界,
2015,
(11)
: 167
-
173
[9]
“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李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李文
[J].
东南亚纵横,
2015,
(10)
: 9
-
14
[10]
国际共同体视角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陈邦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旅游学院“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陈邦瑜
[J].
领导科学论坛,
2015,
(19)
: 30
-
32
←
1
2
3
→
共 27 条
[1]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共同体诠释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铁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昆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玉珍
[J].
广西民族研究,
2016,
(01)
: 150
-
155
[2]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维度、内涵及价值意蕴探析
张希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张希中
[J].
行政与法,
2016,
(02)
: 1
-
6
[3]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探源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思奇
邓若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邓若玉
[J].
人民论坛 ,
2016,
(05)
: 44
-
46
[4]
马克思社会共同体思想及其发展
石云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石云霞
[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1)
: 23
-
28
[5]
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刘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刘军
柯玉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柯玉萍
[J].
学术探索,
2016,
(01)
: 34
-
42
[6]
21世纪中国外交的国际发展伦理抉择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智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林春逸
[J].
党政研究,
2016,
(01)
: 77
-
84
[7]
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J]. 骆永昆.瞭望. 2015 (46)
[8]
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政治经济意义
张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
张彪
[J].
学术界,
2015,
(11)
: 167
-
173
[9]
“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李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李文
[J].
东南亚纵横,
2015,
(10)
: 9
-
14
[10]
国际共同体视角下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陈邦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旅游学院“中国东盟旅游人才培训基地”
陈邦瑜
[J].
领导科学论坛,
2015,
(19)
: 30
-
3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