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框架的二语学生听力理解困难分析

被引:33
作者
王艳
机构
[1]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
听力理解; 语音; 二语; 发音; 句子; 单词; 二年级; 听者; 词汇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319 [语文教学];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本文旨在基于Anderson(1995)的语言理解三阶段模型,发现和分析中国大学生二语听力理解困难的一些原因。本文通过对121名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出,二语学生的听力理解困难主要存在于对口头语言材料的感知阶段,其次是解析阶段,最后是使用阶段。研究发现:1)音的听辨、词义激活和注意方面的问题是导致产生感知处理困难的原因;2)有限的记忆容量和连接性推论方面的不足是导致产生解析阶段困难的原因;3)缺乏图示导致使用阶段的某些困难。作者认为,充分了解认知过程规律,采用语音、语义和语境结合的合成式教学方法,辅以策略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近十年来国内英语听力理解研究述评 [J].
李冬梅 .
外语界, 2002, (02) :30-34
[3]   英语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词汇研究调查报告 [J].
刘思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01) :61-65
[4]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桂诗春编著, 2000
[5]  
DISCOURSE COMPREHENSION[J] . Arthur C. Graesser,Keith K. Millis,Rolf A. Zwaan.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