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成虫对苹果绵蚜捕食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1
作者
况荣平
单访
余波
钟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
关键词
七星瓢虫; 密度; 天敌; 食虫昆虫; 苹果绵蚜; 捕食量;
D O I
10.16473/j.cnki.xblykx1972.1987.01.017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生物防治中,一种天敌能否控制其害虫,一方面取决于这种天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例如天敌的有效增长率,食谱的宽窄,作用期与害虫发生期的吻合程度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另一方面又取决于天敌捕食量的大小或寄生率的高低,而天敌的捕食效果或寄生效果又受到天敌自身密度、害虫的密度和空间分布的影响(Hassell and May.1973)。所以,研究害虫密度和天敌自身密度对捕食效果或寄生效果的影响无疑对生物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sm (Hausm.))是云南苹果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现在昆明地区、丽江县、宁蒗县和禄丰县均有分布。在丽江县绵蚜危害相当严重。为了给绵蚜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一九八五年开始对苹果绵蚜的天敌种类及其作用进行调查研究。在苹果绵蚜的天敌中,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也是一种常见的捕食天敌,在野外经常可以观察到七星瓢虫捕食苹果绵蚜的现象。为了了解苹果绵蚜的密度和七星瓢虫自身的密度对七星瓢虫捕食效果的影响,作者在室内进行了捕食实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2+49 +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1973 Stability in insect host-parasite models. Hassell M. P. and May R. The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