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降尺度方法集合预估华东气温的初步研究

被引:21
作者
范丽军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华东地区; 气温集合预估; 统计降尺度; 共同EOF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3 [大气温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共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和逐步线性回归相结合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研究了1月和7月华东地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70—2100年未来月平均温度变化情景的集合预估。同时采用850 hPa温度场、850 hPa位势高度和温度的联合场以及海平面气压和850 hPa温度的联合场作为预报因子变量场,对于两个场联合的预报因子变量场,采用的是两个变量场空间联合的EOF分解的方法。同时通过改变统计降尺度过程中输入的预报因子变量场、预报因子变量取值的区域,以及输入逐步线性回归方程的主分量个数共建立27种统计降尺度模型,并把它们应用于2种全球气候模式(GCMs):Echam5和HadCM3 IPCC AR4 20C3M和A1b情景,从而每个站点均生成1950—2099年(HadCM3)或1951—2100年(Echam5)1月和7月共54个IPCC TR4 A1b温度变化情景,然后对54种预估情景进行集合分析。多个温度变化情景的集合预估采用它们的中位数来表示。结果表明:(1)当前气候条件下,多个统计降尺度结果的集合预报如采用箱线图的中位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统计降尺度方法的模拟性能;(2)2070—2100年1月和7月未来气温情景相比当前气候条件的增温约3~4℃,7月与1月相比不确定性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92 / 40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统计降尺度方法在青海省冬季最低温度预测中的应用 [J].
曾晓青 ;
王式功 ;
刘还珠 ;
尚可政 .
高原气象, 2009, 28 (06) :1471-1477
[2]   近50年来我国东、西部地面气温和降水变化对比的初步分析 [J].
曲迎乐 ;
高晓清 ;
陈文 ;
惠小英 ;
周长春 .
高原气象, 2008, (03) :524-529
[3]   黄河源区未来地面气温变化的统计降尺度分析 [J].
赵芳芳 ;
徐宗学 .
高原气象, 2008, (01) :153-161
[4]   Downscaling法在贵州冬季气温和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J].
严小冬 ;
吴战平 ;
马振锋 ;
古书鸿 ;
严华生 .
高原气象, 2008, (01) :169-175
[5]   集合预报及其发展趋势 [J].
刘东贤 ;
张庆阳 .
中国科技信息, 2007, (20) :268-268
[6]   统计降尺度法对华北地区未来区域气温变化情景的预估 [J].
范丽军 ;
符淙斌 ;
陈德亮 .
大气科学, 2007, (05) :887-897
[7]   近50年中国气温日较差的变化趋势分析 [J].
陈铁喜 ;
陈星 .
高原气象 , 2007, (01) :150-157
[8]   统计降尺度法对未来区域气候变化情景预估的研究进展 [J].
范丽军 ;
符淙斌 ;
陈德亮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3) :320-329
[9]   SRES A2情景下中国气候未来变化的多模式集合预测结果 [J].
姜大膀 ;
王会军 ;
郎咸梅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5) :777-785
[10]   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左洪超 ;
吕世华 ;
胡隐樵 .
高原气象, 2004, (02) :23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