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血浆浓度的测定在抗凝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9
作者
王宪德
周文秀
刘苏
赵宏
陈子英
刘林立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2]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外科 河北石家庄
[3] 河北石家庄
关键词
华法林; 心脏瓣膜,人工; 药物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4.2 [心脏];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探讨华法林血浆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监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 3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 ,同步测定华法林血浆药物浓度、国际标准比值(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 ,INR)、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time ,PT)和华法林服用剂量的动态变化 ,同时观察抗凝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血浆华法林药物浓度在口服首剂量华法林后 2h即明显升高 (P <0 .0 5 ) ,6h达高峰 (P <0 .0 1 ) ,72h后趋于稳定。②INR和PT在服用首剂量华法林 36h后才呈现显著变化 (P <0 .0 5 ) :INR显著增加 ,PT明显延长。 72h后 ,INR和PT呈现非常显著变化 (P <0 .0 0 1 )并趋于稳定。③华法林血浆药物浓度与INR、PT无显著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74和 0 .2 76 ,P均 >0 .0 5。华法林血浆药物浓度的对数值与INR及PT在 36h后呈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94和 0 .90 8(P均 <0 .0 0 1 )。结论华法林血浆药物浓度灵敏而稳定 ,可以用作口服抗凝剂的监测指标 ;其与INR及PT等抗凝监测指标结合有助于提高抗凝监测的准确性 ,减少抗凝并发症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心瓣膜置换术后血浆华法林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殷君太 ;
朱家麟 ;
王志农 ;
赫家骅 ;
张宝仁 .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1999, (04) :23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