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

被引:58
作者
张栋
付卫星
王淑友
魏正岫
王凤玲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红外热像技术; 皮肤温度; 经络; 督脉; 任脉; 结缔组织; 微循环;
D O I
10.13702/j.1000-0607.1996.03.013
中图分类号
R224.1 [经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应用红外热像方法对43例健康人体躯干的体表温度进行了观察,目的是了解无大中血管纵向分布的前后正中线(督任二脉循行部位)上温度分布的特点。结果显示:自然状态下,57.1%的受试者背部正中线和7.7%的腹部正中线上具有纵向分布的高温线(带);在分别对命门穴和中肮穴艾灸后,70.4%的受试者背部正中线及56.0%的受试者腹部正中线上温度升高,并可形成较自然状态下更长。连续性更好的高温线(带);背中线上的高温线及艾灸后出现的升温线较长,最长可达约50厘米,而腹中线上的该线则较短,一般在10-30厘米左右。结果提示:循躯干前后正中线分布的高温线(带)似是督任二脉温度特性的客现显示,而该线(带)的形成可能与致密结缔组织或微循环的某种特异性调节机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