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宝华山山龙眼化石植物群的发现及其在气候学和植物学上的意义

被引:19
作者
孔昭宸
杜乃秋
张义君
王富葆
梁幼林
王晓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宝华山; 植物果实; 孢粉组合; 古植被; 古气候; 全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依据南京句容宝华山华山口—储山口人工渠道剖面发现的5100aB.P.的植物果实和孢粉组合特征,应用Convex-CI 机对该植物群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山龙眼(Helicla)生长的8种气候因子进行逐步判别分析,从而定量估算5100aB.P.宝华山最冷月平均温度较今高6.3℃,≥5℃年积温较今高1300℃,年平均温度较今高3.5℃。该植物群的研究不仅为探讨全新世高温期提供了植物学证据,而且为了解该区植物区系组成和植被发展增添了历史植物地理学资料。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5+385 +385-3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海湖全新世植被演变及气候变迁——QH85-14C孔孢粉数值分析 [J].
孔昭宸 ;
杜乃秋 ;
山发寿 ;
童国榜 ;
罗绍杰 ;
范淑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3) :79-90
[2]   全新世温暖期中低温事件的初步研究 [J].
王开发 .
第四纪研究, 1990, (02) :168-174
[3]   四万年来青藏高原的气候变迁 [J].
陈克造 ;
J.M.Bowler ;
K.Kelts .
第四纪研究, 1990, (01) :21-31
[4]   中国某些地区全新世高温期植被和气候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J].
孔昭宸 ;
杜乃秋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0, (01) :99-102
[5]   森林植被中优势种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及其应用 [J].
齐金根 .
生态学杂志, 1989, (02) :41-45
[6]   北京地区10000年以来的植物群发展和气候变化 [J].
孔昭宸 ;
杜乃秋 ;
张子斌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2, (02) :172-181+207
[7]   江苏主要常绿阔叶树种的分布与热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洪必恭 ;
李绍珠 .
生态学报, 1981, (02) :105-111
[8]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9]   论江苏省三个植被带的特征及其分界问题 [J].
刘昉勛 ;
邓懋彬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64, (02) :256-261
[10]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