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田制的衰亡——新制度经济学派视角下的春秋战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被引:6
作者
张中秋
阮晏子
机构
[1]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井田制; 公田; 私田; 土地产权;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3.05.016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看 ,井田制的衰亡是一组历史要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 ,由于内在的激励 -约束结构的缺陷 ,井田制度下的产出和岁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当时人口增长和战争威胁的需要 ;同时 ,农业技术的突破和商业、货币经济的发展又改变了私有产权的潜在收益和交易成本。这些要素的变化 ,使得统治者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产权变得有利可图。因此 ,原有政治结构瓦解后 ,掌握国家政权的新兴地主阶级便不遗余力地推动土地私有产权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卢现祥著, 2003
[2]  
中国财政史纲[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黄天华编著, 1999
[3]  
国史大纲[M]. 商务印书馆 , 钱穆, 1996
[4]  
法律与经济[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中秋著, 1995
[5]  
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 商务印书馆 , (美) 诺思, 1992
[6]  
西方世界的兴起[M]. 学苑出版社[美]道格拉斯·诺思, 1988
[7]  
中国土地制度史[M]. 齐鲁书社 , 赵俪生 著, 1984
[8]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M]. 人民出版社 , 傅筑夫 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