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早古生代古构造

被引:45
作者
冯增昭
鲍志东
康祺发
张永生
谭健
李振亚
庞福民
赵学仁
机构
[1] 石油大学!北京
[2] 长庆石油勘探局物探处!宁夏吴忠
关键词
鄂尔多斯; 早古生代; 地震剖面; 地层解释; 厚度等值线图; 古构造; 隆起; 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野外露头剖面、钻井剖面和地震剖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先用人工合成记录结合11口井的VSP资料,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进行层位标定.在此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全区下古生界371条共长15683 km的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处理和地层解释,这大大提高了解释精度.以此为基础,把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划分为5个地层单位,即寒武系中下部、寒武系中上部及冶里组和亮甲山组、马家沟群下部、马家沟群上部、平凉组和背锅山组,并作出了它们的等厚图.从这些等厚图可以看出:前4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三凹”,即西缘凹陷、南缘凹陷和东缘凹陷(或东部凹陷)呈“U”形从西南东三面包围着一个中部隆起.最后一个地质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为“一隆二凹”,即西缘凹陷和南缘凹陷呈“L”形镶嵌在一个巨大的鄂尔多斯隆起的西缘和南缘.到奥陶纪末,鄂尔多斯全区以及整个华北地台均变为隆起区,从而结束了鄂尔多斯隆起和凹陷并存的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鄂尔多斯奥陶纪地层岩石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 [2]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 [3] 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M].冯增昭等著;.地质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