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研究

被引:5
作者
巩玉涛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社会组织; 基本公共服务; 生产; 供给;
D O I
10.16768/j.issn.1004-874x.2012.21.020
中图分类号
D422.0 [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农村社会组织是最能代表农民利益的群体,其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着坚厚的制度基础、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政府公开采购、政府定向采购和政府补助是其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3种模式。鉴于影响这3种模式运作的影响因素不同,它们分别有不同的运作流程。3种模式的优化组合、基本公共服务生产效果评价、农村社会组织异化、政府监管、模式运作的区域化以及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等6个问题是研究的重点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00 / 203+206 +2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障碍及实现路径 [J].
曹静晖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 (01) :48-52
[2]   政府供给、农民需求、优先序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鄞州实践附视频 [J].
俞雅乖 .
开发研究, 2009, (01) :146-151
[4]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差距的实证分析——以长江三角洲为案例 [J].
何精华 ;
岳海鹰 ;
杨瑞梅 ;
董颖瑶 ;
李婷 .
中国行政管理, 2006, (05) :91-95
[5]   中国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情况及区域分布 [J].
张林秀 ;
李强 ;
罗仁福 ;
刘承芳 ;
罗斯高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11) :18-25
[6]   论公共产品供给方式的变革 [J].
赵奉军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4, (02) :59-64
[7]   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续)——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 [J].
俞可平 ;
徐秀丽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03) :22-42
[8]   当代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研究 [J].
李熠煜 .
人文杂志, 2004, (01) :162-169
[9]   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必要性 [J].
程同顺 .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3, (04) :86-88
[10]  
公共产品供给主体选择与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 王磊.山东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