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北秭归县庙河村早寒武世天竺山段的硅化微体化石(英文)

被引:2
作者
尹崇玉
高林志
邢裕盛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微化石; 天竺山段; 早寒武世; 湖北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描述了湖北秭归县庙河村寒武系最底那(天竺山段)硅化微体化石13属16种,并论述了其地层意义。所有微体化石皆见于燧石切片中。此组合含大量小个体的具刺疑源类,以Micrhystridium ampliatum Wang为主,并与Paracymatiosphaera spp.,其它球形分子Leiosphaeridia,Favososphaeridium,Eoaperturilites及丝状体Obruchevella和Megathrix共生。此地真正的陡山沱组是以含大量的和形态复杂的疑源类及简单的丝状体和球状化石为特征。这两个可靠的微体化石组合的发现和区分对本区及邻区震旦系—寒武系过渡层的划分和地层对比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Microfossils from the Upper Sinian (Lat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Changyang, Western Hubei, China [J].
YIN Chongyu (Institute of Geology .
ContinentalDynamics, 1999, (02) :1-18
[2]   扬子地台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地层的微体植物化石群 [J].
尹磊明 .
地层学杂志, 1995, (04) :299-307+329
[3]   湖北峡东地区灯影组石板滩段微化石 [J].
尹崇玉 ;
高林志 .
地质论评, 1995, (03) :197-204+293
[4]   湖南石门杨家坪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小壳化石 [J].
丁伟明 ;
钱逸 .
微体古生物学报, 1988, (01) :39-55+116
[5]   长江三峡地区震旦系的微体植物化石 [J].
尹磊明 .
地层学杂志, 1986, (04) :262-269+321
[6]   云南晋宁、安宁地区早寒武世蠕形动物及遗迹化石 [J].
罗惠麟 ;
张世山 .
古生物学报, 1986, (03) :307-311+369
[7]   湖北西部震旦系陡山沱组奥勃鲁契夫藻的发现 [J].
张忠英 .
古生物学报, 1984, (04) :447-451+536
[8]   四川峨眉、甘洛等地寒武纪早期的遗迹化石 [J].
杨遵仪 ;
殷继成 ;
何廷贵 .
地质论评, 1982, (04) :291-298+395
[9]   峡东地区下寒武统黄鳝洞组的古动物化石 [J].
钱逸 ;
陈孟莪 ;
陈忆元 .
古生物学报, 1979, (03) :207-232+327
[10]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candidate, Meishucun, Jinning, Yunnan, China[J] . Xing Yusheng,Luo Huilin.Geological Magazine . 198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