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物和沉积相

被引:11
作者
袁迎如
陈庆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沉积相; 泥质; 第四纪地质; 海洋地质; 沉积地层; 地质学; 黄河水下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相; 粉砂质泥; 有孔虫; 水平层理; 组合特征; 介形虫; 三角洲前缘相; 沉积物类型; 古生物; 黄河口; 亚相; 河床地形; 浅滩; 海底地貌; 海底地形; 快速堆积; 南黄海;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1984.04.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据历史记载,两千多年来,黄河决口1500多次,重要的改道26次,其中大改道9次.公元1194年,黄河曾夺淮南注黄海,至1855年,黄河抢夺徙驻河再次调头北去.在1194~1855年的661年间,古黄河以填海造陆的巨匠身份,塑造了一个大型的三角洲,而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研究过去并未见有专门报导.1973年—1979年期间,海洋地质调查局曾在旧黄河水下三角洲海区开展过比例尺为1:50万的海洋地质综合概查和旧黄河口的浅滩地质路线性调查.沉积物取样网距为5×6到10×10公里,连续测深的线距为10公里.比较系统地取得了海水、海底地形、表层和沉积物柱状样的地质、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系统资料.在分析研究上述资料的基础上),本文就旧黄河水下三角洲的沉积物和沉积相进行初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试论苏北岸外浅滩的成因 [J].
周长振 ;
孙家淞 .
海洋地质研究, 1981, (01) :83-91
[2]   黄河河口演变 Ⅱ.河口水文特征及泥沙淤积分布 [J].
庞家珍 ;
司书亨 .
海洋与湖沼, 1980, (04) :295-305
[3]   渤海沉积物中的矿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的研究 [J].
陈丽蓉 ;
栾作峰 ;
郑铁民 ;
徐文强 ;
董太禄 .
海洋与湖沼, 1980, (01) :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