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性不同品种的小麦叶片中光合电子传递和分配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被引:9
作者
张绪成 [1 ,2 ]
上官周平 [2 ]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氮素; 抗旱性; 光合电子传递; 光能分配; 小麦;
D O I
10.13592/j.cnki.ppj.2009.01.013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大田控制条件下,以植物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抗旱性不同品种冬小麦拔节期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及激发能利用分配对氮素响应的结果表明,施氮可提高抗旱性不同品种小麦叶片天线色素吸收光能的能力,虽然氮素不能改变激发能在光合碳还原(PCR)和光合碳氧化(PCO)之间的分配比例,但可提高PSII总电子传递速率(JF)和Pn。低氮下不同品种小麦叶片的热耗散比例有差异,但中高氮下叶片之间无显著差异。旱地品种的JF值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先增加后下降,而水地品种则表现为持续升高;2个小麦品种的叶片J0值随氮素水平的提高而呈持续升高的变化趋势。氮素对叶片PSII反应中心活性有影响,而不同抗旱性品种之间亦有差别,说明施氮可改善小麦叶片热耗散和光化学反应对激发能的竞争关系,从而增强光合机构的自我保护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缺磷强光下脐橙的过剩能量耗散机制 [J].
陈屏昭 ;
王磊 ;
代勋 ;
刘忠荣 ;
蒋彬 ;
樊钦平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6) :1061-1066
[2]   光氧化条件下碳代谢中间产物与光合电子传递对PSII光化学活性的调节作用 [J].
林植芳 ;
彭长连 ;
林桂珠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 (01) :1-7
[3]   土壤干旱对小麦绿色器官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活力的影响 [J].
魏爱丽 ;
王志敏 ;
陈斌 ;
翟志席 ;
张英华 .
作物学报, 2004, (05) :487-490
[4]   土壤干旱条件下氮素营养对玉米内源激素含量影响 [J].
张岁岐 ;
山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503-1506
[5]   4种木本植物叶片的光合电子传递和吸收光能分配特性对光强的适应 [J].
林植芳 ;
彭长连 ;
孙梓健 ;
林桂珠 ;
温达志 .
植物生理学报, 2000, (05) :387-392
[6]   光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与能量转换的影响 [J].
关义新 ;
林葆 ;
凌碧莹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0, (02) :152-158
[7]  
旱地作物氮素营养生理生态[M]. 科学出版社 , 上官周平, 2004
[8]  
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山仑,陈培元主编, 1998
[9]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 in the photosynthesis–nitrogen relationship: patterns, physiological causes, and ecological importance[J] . Kouki Hikosaka.Journal of Plant Research . 2004 (6)
[10]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s a tool in cereal crop research [J].
Sayed, OH .
PHOTOSYNTHETICA, 2003, 41 (03) :32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