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红壤旱地花生木薯间作适宜间距研究

被引:4
作者
徐小林
黄欠如
叶川
成艳红
余喜初
李大明
熊春贵
机构
[1]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省红壤工程技术改良中心
关键词
红壤旱地; 花生; 木薯; 间作; 适宜间距;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12.04.007
中图分类号
S565.2 [花生]; S533 [木薯(树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丘陵红壤旱地花生主产区,以花生、木薯纯作为对照,通过不同花生木薯间作研究了木薯对花生负面空间影响距离和木薯间作适宜行距,及间作木薯对土地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间作木薯(不明显降低花生产量的前提下)种植系统中木薯对花生的负面影响空间距离为40 cm左右,木薯间作适宜行距不低于374 cm;且花生木薯宽行间作可明显提高丘陵红壤的土地利用率,纯收入提高58.3%。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2+25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芝麻与花生间作套种增效技术研究 [J].
汪强 ;
吴延华 ;
赵莉 ;
陈培 ;
田东丰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27) :16519-16522
[2]   苹果-茶间作对茶树新梢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J].
赵甜甜 ;
蔡新 ;
汪云刚 ;
陈继伟 ;
刘德和 ;
李岚 ;
罗正飞 ;
李朝云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7) :10251-10253
[3]   芭蕉芋套作玉米不同模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J].
罗亚红 ;
周正邦 ;
欧珍贵 ;
龚德勇 ;
周祥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6) :14291-14292
[4]   江西花生低产原因分析及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J].
刘毅 ;
伍先明 ;
方先兰 ;
黎为兵 ;
李祖莹 ;
曾维莉 .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08) :38-39+43
[5]   丘陵红壤旱地花生套作木薯产量效益分析 [J].
黄欠如 ;
孙永明 ;
熊春贵 ;
熊国根 ;
李靖 ;
胡惠文 ;
章新亮 .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07) :43-45
[6]   红壤旱坡地木薯间作套和高效种植模式 [J].
袁展汽 ;
肖运萍 ;
刘仁根 ;
汪瑞清 .
中国热带农业, 2008, (05) :63-64
[7]   江西花生生产发展的障碍因素及其对策 [J].
陈志才 ;
邹晓芬 ;
宋来强 ;
邹小云 .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04) :165-166
[8]   小麦/玉米间作优势及地上部与地下部因素的相对贡献 [J].
刘广才 ;
杨祁峰 ;
李隆 ;
孙建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2) :477-484
[9]   浅谈木薯的间作和套种 [J].
陈显双 .
广西热带农业, 2003, (03) :36-37
[10]   云南高原玉米魔芋立体高产栽培模式的效益分析 [J].
彭凤梅 ;
赵庆云 ;
张发春 ;
杨冰 ;
黄荣春 ;
谢世清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4) :45-46